告别药物依赖:营养才是慢性病的终极答案

2025-07-11来源:德宁医生慢病管理中心



一边是医院人满为患,一边是快餐奶茶盛行;一边是药越吃越多,一边是病越来越难好……我们是否忽略了治病最关键的一环——营养。

 

01

营养、慢病、预防成为关注的焦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5.2%,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

这也再次让三个关键词:营养、慢病、预防成为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慢性病年轻化已经呈现出了快速上升趋势,甚至有儿童都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糖症状。高血压、二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都属于慢性病。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其疾病负担占比更高达70%,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健康素养普遍偏低是导致慢性病高危人群持续扩大的关键诱因。


02

营养治疗,是解决慢性病的关键

营养是维系生命的基础要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体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供给时,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等构成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就能为细胞的新生、滋养和修复提供充分原料,从而激活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这一生理过程生动诠释了营养与生命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

2021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暨“慢性病营养干预社区行”活动上,与会专家指出,慢性病需要综合干预,营养在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营养是构建生命体、维护健康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物质。

前卫生部长陈竺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干预的作用。

yingyang logo



03

慢性病需要的不是药而是细胞营养

医学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营养保健来解决!疾病治疗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因此,营养才是康复环节的关键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很早之前就提出,合理、科学、健康的营养干预一定是预防慢性病的一个必由之路。

纵观营养产业,在营养治疗上误区有很多。当下,仍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已是营养过剩的年代,营养不良几乎不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

营养不良不能仅用体型或体重来判断,如果有人认为肥胖是营养过剩,可以肯定他对营养不良的理解有误。肥胖人群身体的脂肪储备充足,但因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细胞一直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是如假包换的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并非单纯地补充营养,而是要纠正身体的代谢失衡,这样才会有能量,营养才会充足。

 

04

营养治疗是缺什么补什么吗?绝对不是

缺什么补什么是最朴素的营养思想,或者说是早期的营养治疗理念,目前的临床营养治疗大部分处于缺什么补什么的阶段。而更先进的营养治疗则在此基础上做了延伸,医生不仅关注病人的基础营养状况更会关注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打个比方,一般人都以为,糖尿病人是糖太多了,但深入理解后,你就明白,其实糖尿病人是缺糖的。其实是因为有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吃不到糖,所以血液中的糖才会积累升高的。

那么,营养治疗的关键,不是补糖,也不是断糖,而是用营养物质来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调理。如果有一些营养物质,它们在功效上能够与药物二甲双胍的效力相媲美,那么用这个营养物质帮助糖尿病人改善胰岛素抵抗,就是我们说的营养治疗。

cexuetang  logo


05

营养不是药为什么能治病

1.营养治本,药物治标;

2.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

3.营养针对所有人,药物只针对病人;

4.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有副作用;

5.营养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造成压力;

6.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7.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

 

德宁医生

“医食同源"这一传统智慧揭示了营养与健康的本质联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日常均衡的营养摄入不仅维系着人体健康,更是防治慢性病的重要基础。营养干预作为慢性病管理的关键手段,既是当代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应对慢性病挑战的有效途径。需要明确的是,医疗技术有其局限性,个人健康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样重要。因此,主动学习科学的健康管理知识,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健康自主权。